2009年5月8日 星期五

MIT崇拜「便利貼」卻還妄想開站幹掉它,為何沒人研究如何使用更多便利貼?

富比士文章一篇有趣的文章,引用MIT科學家的研究,他們終於開始正視一個辦公室的奇怪現象:明明所有的電腦都有一些好用的軟體,手機也有好用的工具,但,每個人的電腦螢幕前,還是無可避免的貼滿了一小張一小張的「Post-it」便利貼,有螢光黃色、螢光綠色、螢光藍色,有大有小,有深有淺,有的,還因為常常碰到已經醜醜的捲曲起來。這篇報導說得好,中間擺一台超貴的電腦我們不用,反而跑去用這些便宜的紙條,這像話嗎?

這位學者,從20幾家公司搜來了500張便利貼,看看上面寫什麼?

他們發現,便利貼其中有高達五分之一是「TO-DO」,就是今天記得打電話給花店訂花、今天要……然後還有一些是其他人的「聯絡電話」、EMAIL 等等,還有網站的URL也很常見。有趣的是,還有大概2%左右寫著帳號密碼。有沒有很有感覺呢?現在還這樣做的請舉手!(舉手)

除了這些事以外,科學家還發現,更多的是個人自己的事。他們舉出幾個怪例子,有人在上面畫了一幅網路布設圖,有人計算薪水,有人還列出一些單字,有人寫下幾句歌詞……。

經過研究以後,他們終於更釐清,為何便利貼會這麼好用了──

科學家發現,人們為何想要使用便利貼,主要是「捕抓的速度」(capture speed)。有事情要記下,就是要立刻記下;所謂立刻記下,就是不損耗任何的時間以外,也不損耗任何的腦力資源,而便利貼就是唯一讓我們這顆大腦可以用 0%的「CPU」就可以記下的方式。科學家說,就算只是非常微小的難度,譬如只是進入手機,叫出輸入系統,輸入一段文字,然後再跑去和電腦的EMAIL軟體同步化──這樣都「太難」了。所以人們寧可寫一張便利貼,貼在電話的頭部,然後帶著走,直到看到電腦,再將它輸進去。

而且還有「分類」的問題。有分類,才找得到。今天我們已經習慣將電話輸入手機,那麼我們的電腦螢幕旁邊就不會有任何「手機號碼」,不過,上班族忙碌的生活裡,除了手機號碼還有太多太多事情,這些事情不可能每件事都有一個「家」,所以唯一可仰賴的就是這些便利貼。

時間也是很奇妙。雖然貼便利貼,可能要去「找」一張來,還要「找」一枝筆,但可能在當下,你覺得「有可能馬上會找到」,就這個「有可能」讓你就找下去了。但,打開手機、打開電腦,你知道一定至少還要過個30秒以上,這30秒我們都不想等,所以就不會做下去。

另外,科學家還發現,對人類來說,這些小紙條已是「幾乎完美」的「資料庫」,容易取得、容易使用。最主要是大腦天生的「記憶」方式,我們會在一個3D的真實世界裡記得大概擺在何處,也順便喚醒記憶!

本文來源連結:Mr.6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