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

《閱讀與創造力》-洪蘭

《閱讀與創造力》中央大學-洪蘭教授 (中央社訊息服務20101105 15:57:42)
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11月5日(星期五)邀請目前任教於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-洪蘭教授蒞臨本校,於化材系演講廳為眾學子帶來 這場名為“閱讀與創造力”精闢的專題演講。洪蘭教授藉由認知心理學的專業,舉例出科學的實證,以平易近人的說法,深入淺出地解說一些慣常的迷思與偏見。洪 蘭教授表示,學生在學校裡要學習到的不是書本上或是老師口中的標準答案,而是思考的方式。因為片段僵化的知識會改變,但學會獨立思考後才能讓學生即使面對 環境、狀況改變,都能靠著自己找尋出問題的解答。她認為教育不只是學習有用的東西,而是在培養本身的人格和情操。

在演講中洪蘭教授介紹及分析腦部結構,並舉出許多自身研究上之實例說明。多數人以為腦大就是聰明與坊間所謂”大腦潛能開發”是錯誤的認知,並指出腦部的功 能是「用進廢退」的,並無所謂腦部90% 潛能論點。而閱讀可以幫助思考,而思考開啟了,就會得到結論,所以閱讀可以幫助我們活化神經迴路,防止大腦退化,並吸取作者經驗使自己所學的知識連結,藉 此培養自己邏輯推理能力、提昇文字口語表達極豐富的想像力。洪蘭教授認為會「說故事」才有創造力,只重視事實的灌輸與記憶,不注重橫向的連接與思考,是學 校教育的通病。「故事是什麼呢?」,它就是事實的連接,是他人心智的重新建構,一旦我們了解故事,解釋其前因後果,進而幫助我們的記憶,也就能達到觸類旁 通、舉一反三的效果。難怪詹姆士(《天地一沙鷗》的作者李察巴哈(Richard Bach)有個非常叛逆的兒子)認為說故事跟創造力有關了。

知識不分課內、課外,只分有用、沒用;以她研究的腦神經科學為例,就需要用到許多物理、化學、心理的知識。許多學者都強調,要學到真正的知識得動手做,但 人的時間有限,不可能以此學到無限的知識,因此多閱讀很重要。沒有所謂的天才,只有依照自己的能力與興趣能夠適才適所就是天才。最後在掌聲中結束這場精采 而不失詼諧的演講。

圖說:洪蘭教授演講情形 訊息來源: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本文含多媒體檔 (Multimedia files included): http://www.cna.com.tw/postwrite/cvpread.aspx?ID=70742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