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8日 星期一

創造力的由來

時間:2010年10月28日 09時48分 來源:解放日報 作者:張桂輝

“文革”結束後,鄧小平同志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:十年來最大的失誤是教育。據我觀察,改革開放30多年了,我們的教育仍未實現成功“突圍”。一個典型的表現是,從小學到中學,從平時到高考,至今沒有跳出以“標準答案”評判對錯的“怪圈”。

  標準答案,顧名思義,是指唯一的,不能發揮、無可替代的答案。我理解,除了數理化中的一些定理、定律、原理等不能“隨機應變”外,有些問題原本就沒有,也不應該有“標準答案”。否則,非但不利於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,反而扼殺了孩子們的獨立思維。

  此前,中國青年報披露,某地一所著名小學的一次語文考試時,有這樣一道題:一個春天的夜晚,一個久別家鄉的人,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 鄉,於是吟起了一首詩:(),()。有學生答:舉頭望明月,低頭思故鄉。居然被打了一個大大的“×”。因為,“標準答案”是: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 我還。這就怪了!因為是“春天的夜晚”,就要有帶“春風”的詩句?照此推理,這個思念故鄉的人不能是北方的,否則他(她)怎麼會想到“江南”?還有更怪 的。如,有個題目的大意是:你能把《匆匆》這篇課文中自己最喜歡、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寫下來嗎?學生所答若與“標準答案”不吻合,則統統打上一個“×”。

  常言道,蘿蔔青菜,各有所愛。同樣一本書,你喜歡ABC等章節,我欣賞DEF等章節;同樣一篇文章,你認為這幾句優美,我覺得那幾句更佳。這是 再簡單不過的道理。就好比美酒咖啡一樣,有的鍾愛“濃香型”,有的偏好“醬香型”;有的喜歡多加“伴侶”,有的習慣苦澀“滋味”。怎麼能説誰“聰明”誰 “愚鈍”?倘若強求一致,豈不掃了大家的酒興或雅興?同樣道理,因為受到標準答案的束縛,青少年的思維很難興奮或活躍起來。

  學生未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,或者缺少獨立思維能力,乍看起來,責任在相關教師,細加分析,根源在教育方式。

  日前,讀到一則《美國版“孔融讓梨”》的“故事”,很受啟迪。一次,有位美國小學老師為了檢驗學生對“孔融讓梨”典故的理解,挨個向5名八九歲 女孩問同樣的問題:假如你是孔融,會不會主動讓梨?ABCD四個女孩回答的意思大同小異,都是“不讓”,且各有各的理由。唯獨E輕輕點了點頭。而當老師尋 根問底:“你為什麼要把大梨讓給哥哥吃”時,E實話實説:“我不愛吃梨,我哥哥愛吃,管它大的小的,他都拿去吃好了,我不在乎。 ”

  顯然,從這幾個女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,她們當中沒有人真正理解“孔融讓梨”的真諦,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充足理由。雖然所答都“離題”了,甚至根 本不符合“標準答案”,但老師都給她們一句“Good Try(很好的嘗試)”的讚許。由此可見,美國的教育方式,不僅注重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觀點,而 且個性鮮明、獨立思維,都是備受讚賞的。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長大的孩子,將來非但敢於直抒己見,而且敢於“異想天開”。

  動輒拿“標準答案”來衡量,對教師而言,省心省力又省事,而對學生來説,儼如套住他們頭上的“緊箍咒”。如此這般,久而久之,哪個學生敢於、樂 於獨立思考?事實上,迄今為止,學生們無論作業或者考試,既無需獨立思考,更不必多動腦筋,只要、只有把書本上寫的、老師們教的,依樣畫葫蘆,複製或克 隆,就能拿高分、才能得滿分。長此以往,眾口一詞、萬人一腦,中華民族何來旺盛的創新力、超人的創造力?!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