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Big questions about creativity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Big questions about creativity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年5月14日 星期四

五本幫助您提升創造力的書

在 Intent .com 網站中架設了一個 My Favorite Five Books的專題,有人分享了改變他一生的五本書,當然也有人推薦了五本可以幫助人們提升創造力的書。

Posted Mon, 05/11/2009 - 18:19

These five books will fan your creative fire. Each one got my imagination racing and inspired me to get to work.

1. Virginia Woolf, A Writer's Diary (I'm a huge Woolf fan, and have read this book at least four times, maybe more)

2. Christopher Alexander, et al., A Pattern Language (I can't stop talking about this book)

3. Scott McCloud, Understanding Comics: The Invisible Art (I have no interest in comics, at all, but was exhilarated by this book)

4. Bob Dylan, Chronicles: Volume One (and I'm not even a fan of Bob Dylan's music)

5. Edward Tufte, The Visual Display of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, 2nd edition (very dry title, but a fascinating, beautiful book)


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

為什麼中國的創造力突然消失?

200865的《經濟學人》又將在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李約瑟難題揀了出來:為什麼中國科學曾經如此先進,卻突然間崩潰了


文章前面簡單敍述了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)的個人經歷和他的《中國的科學與文明》(即《中國科學技術史》)系列。李約瑟在中國的知名度非常高,他研究的積極面一直被廣為宣傳。他曾參與調查中國所稱的美國在朝鮮戰爭中使用細菌武器的指控,未能對一些偽造的證明加以質疑,從而促使他的西方同行遠遠避之。但劍橋大學維護了學術自由,提供資金繼續讓他從事《中國的科學與文明》系列叢書的出版和編訂。


終其一生,李約瑟沒能回答為什麼中國科技停滯這一疑問。其他研究人員給出的答案是:中央帝國無能的封建官僚等級制度;商業階級沒有獲得有利的環境去激勵競爭和自我改善;中國是個龐大的統一國家,而歐洲存在許多互相之間技術創新競爭激烈的小國;極權主義。至今沒有改革的一黨制,機械化的學習和國家控制的大公司,新中國仍然不是創新思想的搖籃,中國繼續為李約瑟難題而煩惱。


本文完整內容請參考Economist